燈光是家居氛圍的“魔術師”——一盞合適的照明燈具,能讓客廳更顯通透、臥室更添溫馨、廚房更具活力。
但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照明燈具,從吸頂燈、吊燈到射燈、燈帶,再到不同的色溫和亮度參數,很多人選購時往往無從下手。接下來,我們就從色溫、亮度的維度,為大家拆解照明燈具的選購技巧。
【照明燈具選購技巧】
色溫:照明氛圍的重點
色溫指的是燈光的顏色,單位為 “K(開爾文)”,數值越低,燈光越偏暖黃;數值越高,燈光越偏冷白。不同色溫的燈光,能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圍。

需根據空間功能選擇:暖色溫(2700K-3500K):燈光呈暖黃色,光線柔和溫馨,能營造出放松、舒適的氛圍;中性色溫(4000K-5000K):燈光呈自然白光,光線明亮均勻,適合用于需要 “清晰視野” 的空間;冷色溫(6000K 以上):燈光呈冷白色,光線明亮刺眼,適合用于需要 “高清晰度” 的空間。
需要注意的是,同一空間內的燈具色溫最好保持一致,避免多種色溫混合導致視覺混亂。若想打造更有層次的氛圍,可通過“主燈+輔助燈” 的組合微調——比如客廳主燈用4000K中性色溫,搭配3000K暖色溫的落地燈,既能保證整體明亮,又能在休閑角落營造溫馨感。
【照明燈具選購技巧】
亮度:意味著光線的強度
亮度指的是燈具發出的光通量,單位為“lm(流明”,數值越高,光線越強。很多人誤以為 “亮度越高越好”,實則不然——過亮的燈光會刺激眼睛,過暗的燈光則會導致視物模糊,需根據空間面積和使用需求選擇合適的亮度。

此外,談到亮度,還會涉及兩個參數,一個是功率,一個光效。功率比較好理解,光效則是每瓦功率發出的光通量,高光效意味著更節能。所以,當你選擇燈具時,建議不要單去看燈具的功率,同時要關注光通量和光效。
亮度選擇還需考慮“照明目的”:用于日常活動的 “基礎照明”,亮度需均勻充足;用于突出裝飾的“重點照明”(如客廳掛畫、展示柜),亮度可適當提高,以增強視覺焦點;用于營造氛圍的“氛圍照明”(如臥室燈帶、客廳落地燈),亮度則需柔和,避免喧賓奪主。
選購照明燈具,我們首先要讀懂“色溫”和“亮度”這兩個核心參數——它們直接決定了燈光的“氣質”,也影響著空間的整體氛圍和使用體驗。
今天我們先就這兩個參數為大家分享相關內容,下一期,我們會從其他維度再次談到照明燈具的選購技巧。希望大家關注正泰居家官網,關注正泰照明,選擇到更加健康的照明產品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tjgyht.com.cn/share/detail_554.html
本文由正泰居家提供,文字內容僅供參考,詳情請咨詢專業人員。